老友记! 他们的故事比剧情还好嗑!
发布日期:2025-08-06 21:17 点击次数:68
国际友谊日
当钻井平台在异国他乡扎根
当输油管道穿越不同时区
那些与异国伙伴并肩奋斗的日夜
有没有让你怀念
或许是工歇时递来的一杯热饮
或许是休假后带回的家乡风味
又或许是面对突发状况时
一句“别担心,一起解决”
让不同肤色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今天这么不同,就跟小编一起
看看这些跨国的友谊故事吧~
大庆油田“永不漏油的朋友”
祁志文
大庆油田装备制造集团
力神泵业有限公司印尼项目部总监
5年前,在苏门答腊岛的潜油电泵保护器培训中,我结识了印尼技术员Beny。课堂上,爱提问的beny,让我注意到这个年轻人。实操课上,beny拆装轴承屡屡受挫。我告诉他“要像抽油杆般顺劲儿,不能硬来。”当轴承平稳就位,他递来一颗棕榈糖,说甜得像我教的办法。
整机测试中,beny带领小组的保护器在15兆帕高压下滴油不漏。后来,他送我一个手工摆件——用废旧弹簧弯成的心形,中央嵌着密封垫,他称之为“永不漏油的朋友”。如今,Beny已成为“保护器专家”,带徒5人、排除故障20余起。
玉门油田跨国授课的幸福回报
查恺翔
玉门油田培训学校安全培训师
2024年,作为玉门油田安全培训师的我承担了玉门油田中非人才合作培养计划项目第1-3批和土库曼斯坦班组长培训的安全培训任务。起初我担忧语言与文化差异,非洲乍得的学员亚瑟却以球星受伤为例,带动外国学员们参与事故现场模拟还原,课程按照培训要求圆满完成,学员的安全水平得到了整体的提升。
最后一堂课合影后,他回到了自己的电工岗位,但仍会发消息来询问我一些安全问题。我想,这应当是我讲授安全课程最幸福的回报。
冀东油田因油而友
谭文
冀东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HSE工程师
2023—2024年,我三次前往尼日尔油田现场,负责加热炉的安装、调试和投产工作,并为当地员工开展培训。其间,我结识了许多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他们跟着我学习加热炉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和故障处理技巧。每当我边比画边讲解,解答他们的疑问时,他们听明白后总会笑着比出“OK”的手势。偶尔我也会问他们是否了解中国,他们都会竖起大拇指说:“yes,Chinagood!Beijinggood!”
如今,回想这段经历,仍感慨万千。因为石油,我与来自各国的员工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兰州石化焊花中的跨国师徒情
宋满堂
兰州石化建设公司焊工班电焊工
一条问候的微信,让我回想起一段为期22天的培训时光。2024年6月,宋满堂技能专家工作室接到通知,为尼日尔炼油厂培训5名焊工和管工。作为技能专家、行业工匠,我成为卡迪拉和伊德里萨的焊工导师,让他们掌握氩弧焊这门精细技术。
卡迪拉握着焊枪的手抖得厉害,我让他的手搭在我的手上,从电流调节到行走角度,一点点找感觉。结业时,他焊的管件探伤等级达到1级。伊德里萨活泼好学,总举着手机拍操作细节,我手把手教他稳住电弧。结业时,他成为本批赴华培训的优秀学员,他激动地抱住了我,并说要寄家乡的长袍给我。
管道局沙漠中的石油情谊
张磊
管道局建设公司国际项目压风机司机
2025年2月,我初到阿布扎比布哈萨井口项目。走进办公室,巴基斯坦同事Noor一句带口音的“你好”,驱散了我的陌生感。
项目紧张时,有些工作要深夜11点半才验收,需连夜卸货保施工。我正犯难,已下班的Noor带着4名工人,在10分钟内赶到。沙漠深夜里钢管的碰撞声清晰可闻,我们默契配合,在凌晨2点码好了所有物资。他递来一杯热茶,我们相视而笑,这让我品出了“石油兄弟”的含义。
管道局一条围巾圈住的友情
宋洋
管道局建设公司党群工作部员工
2019年1月,我到管道局承建的沙特哈拉德管道项目采访,认识了苏丹籍员工那扎。他精通中、英、阿三种语言,在采访中给了我不少帮助。一次,我在沙漠腹地的管道建设现场拍摄,突如其来的沙暴让沙粒直往相机里“钻”,那扎立刻把自己的围巾递给我保护设备。采访阿拉伯属地用工和当地人文风情时,他也始终细致提醒我拍摄的主体和角度,叮嘱避开宗教忌讳。
如今,每当看到管道将士在沙特奋战的新闻,耳边总会响起他教我的阿拉伯谚语:“友谊如同椰枣树,没有精心栽培,就不会有甜美的果实。”
长城钻探从钻具螺纹到乒乓球拍
王龙
长城钻探钻具公司乍得项目组副组长
在乍得工作时,我与当地雇员Luba因“钻具”相识。日常一起分拣回收钻具,我们配合得行云流水。那些反复测量、记录数据的时刻,让我们的默契像钻具上的螺纹一样,慢慢扭合在了一起。
休息时,我们也常在活动室打乒乓球。一次对打时,他突然说:“兄弟,和你一起,工作打球都很踏实。”这句话让我心头一暖,原来日常配合的信任,早已结成了深厚的情谊。
大庆炼化实验室里的跨国兄弟情
王海维
大庆炼化化工有限公司销售分公司
国际事业部市场开发员
2021年,我来到撒哈拉沙漠,肩负起乍得油田油化品矿场试验的重任。业主实验室里总有个身影与我相伴——当地雇员阿巴也。
新井投产时,每天油水样品像潮水般涌来。他看我忙着滴定分析,默默接过我手中的分液漏斗;我见他对着中文报表犯难,悄悄帮他标注好试剂名称。就这样,我们有了无需言说的默契。
离别时,我送他两支中性笔,盼他书写中文能越发流利;他塞来一罐当地的土蜂蜜,告诉我这“像我们一起熬过的夜,甜得很实在”。
渤海钻探井架下的牵挂
范龙庄
渤海钻探井下作业公司
秘鲁项目平台经理
2018年11月,我初到秘鲁油田,在施工前的安全交底上认识了何塞·乔维。我拿着设计图给当地工人讲钻井平台的作业流程和安全规范,轮到井架工培训时,何塞总盯着安全带卡扣皱眉。我系上安全带爬了半截井架,演示锁扣的受力角度:“卡扣卡不住,人可能从高空掉下去。”他突然用西语喊:“我明白了!”后来,他总叮嘱其他工人要扣好安全带,像个安全监督员。
一天下午检查完井架,何塞拎着陶罐来找我,里面装着他母亲做的酸橘汁腌鱼。他说:“你教我们保安全,我也要和重要的朋友分享家里的味道。”酸汁呛得我直眨眼,他笑得露出白牙。那一刻我懂了,石油人不分国界,安全与牵挂本就是共通的语言。
相关资讯